給無國界醫生的一封信

3A  李曉冰

偉大的無國界醫生:

        我不曾接觸您,但我熟悉您;

        我不曾認識您,但我尊敬您;

        我不曾受恩於您,但我感激您;

        我不是一個病人,但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病人。

患病時期,整天待在床上,被被鋪蓋得又悶又熱,喘不過氣,理智都被吞噬掉,整天迷糊的,頭昏腦脹,力不從心,痛苦難熬。這些感覺,我大概也忘了,或許因為我希望把這些忘得一乾二淨吧!

早在小學,我已有一個志願,一個很多人也曾擁有的志願,一個很多人擁有,而只有少數人能達到的志願,就是當醫生。那時,小學魯老師曾要我們交一篇名為〈我的志願〉的文章,猶記得當中的內容──「我敬佩醫生,因為他把患病的人治好,為社會服務,為人們造福,所以我的志願便是成為一個好醫生……」好一篇稚氣的「驚世巨著」!至今還念念不忘,因它是特別的,不是為了交功課而交的功課,而是由心靈而發出的悄悄話。是的,我敬佩醫生。

患病,的確很痛苦。當人在痛苦和幸福的邊緣掙扎著,總會把希望寄予「濟世華佗」,病人所依靠的,就是這一線曙光,而的確,這線曙光挽救了千千萬萬個他們,是一個美麗的希望,而且大都不會令人失望。但希望的擁有權並不是眾生皆有,眾生皆是平等的觀念,往往只局限於生活在安逸、幸福樂土上的人們。而那些飽受生活環境摧殘的人們──戰禍中的、饑荒中的、災難中的……一旦患上疾病,無分輕重,幾乎都是絕望。因為並沒有任何人能給予他們希望。這些便是生命的區分麼?

當我聞知無國界醫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我便知道──生命的區分給衝破了!是您!多少個晚上,您捱更抵夜,苦苦的鑽研醫書,沒人瞭解,沒人知道,沒有人跟您分擔,也沒有人能體會得比你深,你所作的,只為他們。今天,您不局限於地球的某一角,你衝破地域的限制,去到有生命、有疾病、有需要的地方,為有需要的人帶來希望。是您把生命的區分衝破;是您把人的等級平衡;是您重視各人的生命;是您把希望帶到每一角落……。

每每看見病魔肆虐,我心裏總有點感慨,感慨生命如斯的脆弱,亦有一時的衝動,立誓一定要當個醫生,當一個像您一樣的醫生!沒有甚麼特別的緣故,一切皆因「我的志願」,只有這麼一大簡單的理由,也正正只有這一點!

        我愛和平之鴿,因牠象徵和平,為人們帶來幸福,驅走苦痛。而您,便是和平之鴿的化身,不,您是上天派下來拯救世人的使者,您成為世界各地病人的希望!您就是希望。

多少人在呼喚您的名字!你閉上眼,靜靜的,用心的,聽聽看,他們在呼喊您的名字,他們在感謝您的拯救!

請不要感到喘不過氣,你需要的,是振作,繼續堅持您的路程,縱使路途遙遠,望不見目的地。但只要您堅持走下去,終有一天,您便會發覺,目的地雖然離您很遠,但在您背後有一個一個的病人因被您悉心照顧而康復,您超越了一個又一個的目的地,為有需要的人帶來希望。

       

安好

未曾達成理想的小輩

二零零零年四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