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刺繡

2C  馬穎詩

趁著這幾天的農曆新年假期,我便回國內逛逛。可能這幾天是中國傳統節日,大家應節的關係,很多女性都不約而同穿上中國的傳統服飾──旗袍。老老少少都穿上各式各樣的旗袍,老至八、九十歲的婆婆,少至二、三歲的小女孩。但我留意的卻不是她們身上的旗袍的花樣、款式,而是旗袍上的刺繡。

刺繡是中國的一種民間藝術,在遠古時代已經流傳下來。其實刺繡本來只是古時中國女性的一門手藝,但隨著時間和人們思想進步和變化,刺繡這種藝術得以發展。而且它不再只是中國女性的一門手藝、一種工作、一項娛樂;它慢慢受到人們的重視。

刺繡的圖案多圍繞著中國的吉祥物,如:龍、鳳。龍與鳳是中國寓意的吉祥物,刺繡則是中國最特別的藝術。把它們合併在一起,簡直可以說是絕配!另外,刺繡的用途亦很廣泛,在中國,無論大街或小巷,你都可以看到刺繡的蹤影:在女性穿的旗袍、男性穿的唐服、結婚用的裙褂、龍鳳被上,你都不難找到刺繡的蹤影。雖然刺繡用途廣泛,但不要以為刺繡很容易製造,精緻的刺繡是由人手一針一線鏽出來,並不能用機器代替。因此,作為中國人的我們不但不能輕視它,反之,應以中國人擁有這種靈巧的手藝為榮。

曾經有一位外國朋友對我說過,他覺得中國與他本國相比更有濃厚的民族氣息,是筆墨難以描繪,是言語難以形容的;必定要親身體會,才能感受到,而我亦很同意這說法。

我曾遇過國內的一些小數民族,他們的衣物全都有著由人手一針一線繡出來的圖案,不但手工精細,且圖案樣式甚多,真是令人目不暇給!

記得在一個中華文化的聚會上,有人說過:「中國有它的中國文字,外國有它的外國文字;中國有它的普通話,外國有它的英語;中國有它的木偶,外國有它的洋娃娃……若要再說下去的話,則說也說不完。但就唯獨是中國的刺繡在外國的社會中找不到,你能說它不特別嗎?」

刺繡這種手藝可算是中國民間藝術保留得最好的一項手工藝。因為隨時間的過去,經驗的累積,刺繡不但在進步、在變化,而且用途亦變得廣泛。

現在,除了女士們身上的旗袍有刺繡外,手袋也有刺繡,就連手帕也有不同圖案的刺繡。這麼特別的手藝,我們實應好好保存下來,令更多人認識這麼獨特的傳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