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

2D   文群欣

舞獅是中國傳統習俗,每逢新春佳節或喜慶節日,中國人都會舞獅,希望在大鑼大鼓中驅走惡運。

中國古時有一種兇惡的怪獸,長著血盆大口,人們叫它「年獸」,每到臘月三十,它便出來殘食人群。後來,人民知道「年獸」怕響、怕紅、怕火,為保生命,人們便想出了許多抵禦「年獸」的方法,包括舞獅,燒爆竹,貼春聯等,逐漸就演變為過年的風俗。

在舞獅當中,擔任獅尾的比獅頭更重要。因為獅尾要控制整隻獅的活動情況,以及抱起擔任獅頭的人。因此,擔任舞獅頭的往往較年幼。若在鐵柱上表演的,獅尾更是帶動整隻獅向上前進,使整隻獅顯得活靈活現。在舞獅的過程中,更有大鑼大鼓以配合舞獅的活動。當醒獅動作緩慢,鑼鼓就會變得細聲;當醒獅大動作時,鑼鼓就會越來越大聲、強勁,彼此互相呼應。

若你能夠細心留意,在舞獅結束時,擔任舞獅的人會露出頭來鞠躬,這就是謝幕了,然後再走到大鑼大鼓前躺下,這就代表「年獸」已被大鑼大鼓的聲音嚇怕了。燒爆竹也是為了驅魔逐「年獸」,從此帶來和平的生活。

舞獅這個中國傳統習俗,流傳至今,這一切一切都是由中國傳說演變出來,給人另一番的味道呢,而且又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濃厚氣氛。我認為中國文化是多方面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文化。既然自己是中國人,就應該多了解中國文化,不單是舞獅。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要清楚了解中華文化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們應該慢慢學習,從中領悟當中的道理。甚至將自己學到的,所感受到的經驗傳開去,感染別人,讓中華文化慢慢傳揚開去,讓每個中國人對中國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讓中國人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龍的傳人!讓中國文化千秋萬代連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