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覓知音──古琴
2A 陳佩玲
漢民族文化四大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代表──「琴、棋、書、畫」,而擺在首位的「琴」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樂器呢?
其實,「琴」與中華文化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漢民族所稱的「琴」,當然不是西方的鋼琴、提琴或木片琴,而是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撥弦樂器,我們今日稱之為「古琴」。
中國的古琴最大的特色是能演奏出極圓潤清越的「泛音」,而且其泛音之多,為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彈撥樂器望塵莫及。幾千年來,古琴與漢族的文化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琴聲已滲進漢民族的精神魂魄中,因而民間流傳著很多很多與琴有密切關係的優美故事。
從幾千年來流傳有關古琴的大量故事中,我們可以領悟到古琴之所以被擺在「四大特藝」之首,實有其深刻的意義:首先是古琴音樂保存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寶貴傳統,是照耀著中國古文明的燦爛光芒;第二是古琴音樂具有陶冶民族性格和表現民族生活的巨大功能;第三是古琴音樂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堅貞不屈、不畏暴政和氣貫長虹的民族氣節。
此外,古代流傳不少青年男女以琴傳情終結良緣的故事,如卓文君愛上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則在夜間彈琴表達心意,二人相偕私奔,結成良緣。而現代民間的賀婚用詞中有「琴瑟和諧」一句,讚賞別人文武全才則有「劍膽琴心」之語,這些全都體現了「琴」與中華文化是有著多麼密不可分的聯繫啊!
雖然古琴距今已有一段時間,許多人甚至不認識古琴,但它仍努力不懈地保持著中華民族的深厚感情。在這世上,我相信還存在的古琴已不太多,想親身體驗和了解古琴的機會更少之又少,而古琴的價值亦因此變得昂貴。一直都希望學習古琴的我,當然要花更多時間和金錢在古琴彈奏的造詣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