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國

3B 徐振威

金錢和名利往往會成為忠貞之士的「敵人」,人們常常會為了獲得金錢名利,而不惜放棄了自己寶貴的忠義之心,背信棄義,不擇手段以取得名利,甚至成為賣國賊。

這些奸詐陰險的事,對我國偉大的愛國大臣文天祥來說,都不過是一些不好吃的鮑參翅肚罷了!文天祥生於南宋末年,這時正值與蒙古對峙的時期,由於當時朝中「主和派」當權,忠貞大臣紛被罷免或處死,文天祥於是決心要除奸臣,力抗蒙古,復興宋朝江山。但當時南宋君主昏庸,寵信「主和派」的讒言,一心要與蒙古議和,甚至罷免文天祥的官職。後來,忽必烈大舉攻宋,文天祥在江南招兵買馬,致力抗蒙。可惜文天祥的復國之心換來的只是一場空,他最後被蒙人打敗,不幸被俘。忽必烈認為他是一個有才之士,於是以丞相之職去勸他投降,但文天祥既是一代忠肝義膽之士,又豈會屈服於異族的統治之下?即使忽必烈軟硬兼施,用酷刑去折磨他,他那顆赤膽之心依然在猛烈地跳動,最後,金錢和名利始終鬥不過文天祥的忠心,忽必烈只有在「吃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情況下將他處死。

這位宋末之傑寧死不屈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的。現在,我們處身於一個太平盛世的時代,年青一代沒有經歷過戰爭炮火的煎熬,而且長期受著西方開放思想的影響,逐漸變得懦弱,愛追隨潮流,崇尚物質的享受,甚至為了一己私慾而做出一些損人利己、背信棄義的行為,這就如當年南宋君民一樣,苟安逸樂,貪圖富貴,人心渙散,漸漸對亡國之恥淡忘了。

我們每天打開報紙,一宗宗的跳樓自殺案頻頻發生,人們有些是為情自殺;有些則因為找不到工作,生活出現困難而自尋短見;有些人甚至因一些小事,如被同學們排擠而走上死路,這些到底是一群懦弱的「炎黃子孫」啊!他們的屈辱怎比得上文天祥的皮肉之苦和國破家亡之痛呢?因一些小事而自尋死路,這些行為是極其低賤的,死了也不值得可憐,他們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不但不能為國增光,反而為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既浪費國家資產,又虛耗人力物力,而且國家裡更損失了一位可以為國作出貢獻的人,人人如此,國家豈不是充斥了一大堆得物無所用的「垃圾」嗎?

另外,年青一輩受到曾經侵略過我們土地的西洋和日本風氣所影響,極愛追隨他們當地的潮流,又喜愛模仿他們所穿的衣服、思想、行為等,更不惜花費金錢去看他們的演唱會,花時間去得到他們的親筆簽名等,這都是一些無聊兼荒廢學業的行為。你看現在的香港名星多的是,但他們的質素卻差得很,懂得唱一兩首歌,便在台上揚威耀武,那些觀眾幾乎都是看其外表為重,聽其唱歌為次,那些所謂的甚麼「樂壇新人」,都不過是一些有書不肯讀,單靠美貌、只求名利金錢的一群「酒囊飯袋」,可以說是向我們乞求金錢的一群「乞丐」罷!和當年南宋那群白吃朝廷俸祿的「主和派」是異曲同工的。我們作為年青的一代,應當少年發奮自強,做一些有意義、有建設性、有真才實料的事,不應花寶貴的金錢和時間,去做那些「等聞」的事,就如文天祥一樣,少年時奮發讀書,長大後雖頗富有,但卻不貪圖金錢,視金錢為不好吃的佳餚,用金錢去做一些保家為國的行為,這才能將金錢用得其所呢!

人們有貪念之心,實屬自然之事。但有些人卻以「自然」這兩個字作為藉口,不擇手段去做一些違法且損人利己的事。政府官員貪污,工人們偷工減料,這些負面事實令到年青一輩貪念日增,而且他們貪的不只是金錢,更是在學業成績上的貪念。同學們為求取得優異成績,不惜鋌而走險,作弊、偷問試題的事不斷發生,考試所為的學習目的徹底消失,再也沒有競爭……不是!還存有競爭,不過是作弊技巧的競爭,秘密偷問試題的競爭罷了,人們爾虞我詐,只求取短時間的利益。最嚴重的是,作弊之風興起,令同學爭相仿傚投靠到背信棄義行列,引致「朝無正臣,內有奸惡」。過份的貪念不但引致社會不成社會,更會使學校不成學校,學生不似學生,我們乃是將來的國家棟樑,要建設一個理想興盛的國家,貪念之心是要不得的,要忠於國家,就必需無分彼此,大家平等互助,不應做任何損人利己的行為。凡遇見有人對國家不忠,或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的行為時,應當作出懲誡,為民除害,為國除奸!

文天祥是我國一代忠烈的愛國英雄,他不為人所用,實在是當時宋朝的一大損失。他那忠貞為國,寧死不屈的精神,實在令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引以為敬!他那振奮人心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令我覺得如能為國為民,死又何妨?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家,家國本是相連,我們應該持著一顆熱血丹心,去建設國家,光大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