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和名字

3B 黃素怡

江澤民、董建華、曾蔭權、梁錦松、梁愛詩……這些都是「響亮」的姓名。姓名,你我都有,姓名可以分為姓氏和名字,大家對姓氏和名字的認識又有多少呢?

姓氏的來源很多元化亦很特別,有從官職演變成,例如司馬、上官等;有以職業為姓的,如陶、巫、卜等;有以祖先爵位為姓,如公孫、長孫等;還有以封地、封國為姓,如齊、燕等,分類的方法還有以原始崇拜物為姓、以居住地方特徵為姓、以數字為姓、以顏色為姓等等,不能盡錄。

而姓氏除了大家熟悉的單姓和複姓外,還有三姓、四姓和五姓,如果大家想考查有甚麼三姓、四姓和五姓的話,想必會先想到查看《百家姓》,但原來此書只收錄了五百六十個姓,真正稱得上紀錄齊全的姓氏書冊應是《中國人名大辭典》,裡面收錄了四千一百二十九個姓,但現今社會用得最多的只有二百多個而已。最常用的是單姓,又稱為大姓,例如張、林、王等等,或許你的姓氏也是大姓之一呢!

不過,名字並沒有甚麼分類,但名字卻是每個人的標記,相同的機會也絕無僅有,當中亦包含了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例如富、貴、榮、華、美、麗、芬、芳等等,都蘊含了父母都兒女的疼愛和祝福。

但原來古代的女子並未得到父母的祝福,古代女子只有姓氏而沒有名字,若果女子嫁與國君,便會冠上丈夫的國名;若嫁給士大夫就加上夫家的氏;嫁給平民老百姓就沒有氏了,但亦有女子把姓氏帶到夫家的例子。

相反,男子除了擁有姓氏和名字之外,還能擁有長輩賜與的「字」、別人送贈或自己所取的「號」,有些人更有謚號,相比之下,女子就如只能依附男性而生的附生物。

但重男輕女的情況經過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改進,情況已經逐漸得到改善,現今的女姓有姓氏也有名字,地位和男性沒兩樣,大家平起平坐。但奈何中國大陸一些較落後的地區及以農業為生的地區,人民大多數較重視能做勞力工作及傳宗接代的男性,對長大後會嫁與他人的女孩子不太重視,亦視女性為生育的工具,無論在教育、待遇等方面,所得的都比男兒遜色。在「一孩政策」之下,有些父母連女孩的生存權利也吝於給予,甚至在現今的科技社會中有些思想固執的人仍有重男輕女的想法。

但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發展將會越加迅速,到了那個時候,中國將不再是一個以農業為重、以男兒為主的國家,女孩子同樣可以擁有平等的教育和就業機會。每一位人民都擁有平等的地位,發憤向上,帶領中國邁向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