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旅
4A 伍婉文
多次的旅遊中,使我留下最深刻體會的,就是北京遊。那次並非普通的旅遊,而是一次寶貴的文化體驗。
「這兒就是北京九壇,分別是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天神壇、地祗壇、先蠶壇,另外還有天壇和社稷壇……」導遊在簡介九壇的特色。我跨過一個又一個的石牌坊,穿過綠意沁人的公園,再經神庫、宰牲亭、神馬圈等地方,終於到達天壇。雙腳站在天壇的最高一層,感覺有如在萬人之上的天子。從前的天子每年都站在這兒祭祀,獻上千百頭畜牲,設壇作法,誠心懇求上蒼的保佑。中國人就是這樣迷信,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皆是如此,天子在壇祭祀,平民則在廟,人人都祈求上蒼保佑,在中國人心中,上蒼是永恒可靠的,故成為千多年來中國人心靈上的依託。
從旅遊車的玻璃窗外看見的是起伏隱見於翠峰秀巒之間的萬里長城,蜿蜒如龍,氣勢磅礡,叫人讚歎不絕。它凝聚古人無數的血汗和智慧,古人為了保家衛國,防禦外敵,不惜犧牲性命來完作這列屬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萬里長城,由此可見中國人不屈不朽的愛國精神。
肚子餓得咕咕作響,導遊正好帶我們遊王府井街。原來王府井街內有條看不到盡頭的小食街,融合中國各地的風味小食,有蒙古的烤肉,北京的餃子,四川的……我雀躍地跑到各個小吃攤,發現「中國人最懂得吃」的說法是沒錯的。中國人對食很講究,講究意思不是指吃什麼山珍海味,鮑蔘翅肚,乃是他們懂得妙用最合適的烹調方法(煎、炒、焗、燉、烤、燴、煲、蒸、炸)、醃料、餡料、醬油和醬汁,將食物的精粹融會在口中,美味無窮。
肚子感受完中國的飲食文化後,我們便到頤和園參觀。坐在精巧華麗的亭榭裏,環視四周,有精雕細琢的殿閣,有仿江南而建築的園林,有仿杭州西湖而建的昆明湖,有藏族色彩的佛香閣,景致秀麗,然而令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卻是那條彩畫長廊。長廊上的樑枋繪有多達一萬四千幅的圖畫,有如一條五彩繽紛的色帶,那些圖畫都是以神話和傳說作題材,聽說當年慈禧在長廊走得累時,便會坐下來歇歇,聽聽樑枋上的神話和傳說。自古以來,神話和傳說都在中國大為流行,故事中寄托對生活美好的祝願,而且極富情趣,一代傳一代,一代再傳一代,就是這樣,神話和傳說一直陪伴我們成長。
今次的北京旅遊,實在使我獲益良好,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若沒有親身踏上萬里長城,我也不能感受到它的壯觀和雄渾的氣魄;若沒有親身遊覽頤和園,我也不能感受到中國園林建築的精妙。北京,就是一個讓大家深深體會祖國文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