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成長

5A   李淑明

田中是一所很注視中華文化的學校。轉眼間,我參加校內的「中華文化推廣小組」已經四年多,而參加學校的中華文化活動已達五年。

記得中一那年,學校已經鼓勵我們參加中華文化獎勵計劃。中華文化獎勵計劃分木章、銅章、金章、特章,以遞進形式鼓勵學生認識中國文化,而木章是最初級的獎章,木章級的要求並不高,最令我感興趣的是文化參與一項,我嘗試去博物館、元宵燈會、講座等,使我這個雖身為中國人,卻未曾去認識自己祖國文化的初中學生,對中華文化開始產生了興趣。而那年元宵的活動、攤位只有數個,時間亦很少,但我卻被那獎品──甜美的大菜糕所吸引,心想明年必定再參與,再一嘗那令人難忘的大菜糕。

中二時,因老師的邀請,我參加了「中華文化推廣小組」,主要協助舉辦元宵攤位活動,因而我對中華文化更添一份親切感。考取銅章級也並不困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薪火相傳禮中那薪火相傳的環節,那熊熊的火光深深烙在我心坎中,心中不禁掀起一份感動,促使我積極去認識中華文化。那一年的壁報由我負責,介紹中國各省份位置、特色,令我對中國的認識增益不少。在元宵活動中,我負責燈謎一部份,從找資料,寫謎面,到佈置攤位,忙個不停。當時我也害怕猜燈謎這樣文靜的活動未必能得到同學支持,怎知當天的反應熱烈,給我注了一支強心針,看同學們埋頭苦腦地想謎底,那份滿足感及樂趣非筆墨所能形容。

中三時,最令我深刻的是考取銀章,我們的題目是「中國園林」,全組組員都十分積極,各自發揮所長,效率十分高,我們又總動員到九龍寨城公園考察,引證參考資料上的園林建築特色,所得甚豐。元宵攤位一年比一年多,參加人數更大大增加。那年的薪火相傳禮,我第一次任司儀及領唱,縱使事前有準備,但仍然十分緊張,幸好老師的支持,使我信心大增。那時,我對中華文化已有一份不可分割的感情了。

中四一年是我對中華文化最親近、最熱心的一年。先說考取金章,比木章難多了,但我所學的是從前未曾學到的。我們選取的題目十分特別  ──「清代宮庭婦女的生活」,資料不是數本書可找到,每本書只有部份資料,故此在整理資料及設計方面都甚具挑戰性,最後得到金章,給予的不只是物質上嘉許,最重要是肯定我們多年的努力,由考取木章至金章,好像是轉眼間的事情。而學校的中華文化推廣活動更由每年的元宵活動發展至文化週,令中華文化活動更具規模,活動更多元化,甚至有竹舞活動。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

五年的校園生活轉眼快過去了,在中華文化中成長使我學習到很多不同的知識、經驗。如今我再當宣傳、司儀、領唱已不再那麼害怕了,因為第一次的訓練是中二元宵的宣傳,那時的情境仍歷歷在目,感到自己成長了不少。還有是有機會與中六學兄、學姐到肇慶作文化交流,使我對內地的生活、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了更深的體會,使我獲益良多。熱愛中華文化的學兄、學姐,以身作則,讓我從認識、熱愛到投入推廣中華文化,更令我認識了一班熱衷中國文化、愛護學生的老師,盼望學弟、學妹珍惜在田中的日子,弘揚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