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返回上頁

周會有感

5A  譚紹德

有一天,學校邀請了一位講者談談師道。聚會中,他談及「為甚麼學生要稱呼老師為老師呢?」這問題。他的說話使我這位當了十多年學生的學生有很多反思及感受。我相信講者的目的是想我們尊敬老師。

在現今社會中,老師在大部分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比朋友,甚至明星為低。然而,老師的責任卻是任重而道遠。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者,他們需傳授正確知識,教授我們做人的道理,是逆潮流的先鋒,是沙漠中的綠洲。現代的老師真辛苦啊!

無論貧窮或富裕的社會,老師的地位仍屹立不倒,為甚麼?因為人人都需要知識及生活技能。生活在貧窮國家的人需就地取材,生火煮食;生活在富裕國家的人需學懂文字和數字。這些技能需要老師的教導。若沒有老師教導,我們怎能生存呢?因此老師應該受人尊重的。

每天上學,老師們為同學預備早會、早操,目的是希望同學身心均有平衡的發展。這些與教學可算是沒有直接關係,但老師們仍堅持,難道他們自討苦吃?在老師眼中,除了學業成績外,學生的生活、待人及處事態度也是老師們最關心的。因為「江山易改,品性難移。」老師們願意擔起這些重重擔子,來作逆潮流的先鋒,我們應對他們作出萬二分的感謝。

作為學生,在自己成績差時,總會埋怨老師的教學方法和質素使自己失敗。然而當我們在埋怨老師時,應該想想自己的準備功夫是否足夠?我們在學習時有否專心?對於老師勞心勞力批改的功課,我們曾否用心去做呢?

最後,我們應學習老師們只求付出而不求收穫的奮鬥精神。在忙碌、辛苦的背後仍堅持教學。他們敬業樂業的精神,是十分高尚及可敬的。

 

首頁 |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