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點滴
思明社楊靜賢校友
要說出生活在田中七年光景的一件難忘事,或一個難忘的人,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十年後的今天,回憶起中一至中七的生活,有笑有淚、有喜有悲。當天難以忘懷、不能放開的人和事,今天回想,已不放在心中,對於這些回憶,只有零碎的片段、模糊的印象。現在的我只能報以淡淡的微笑。
笑,是對自己的過去投以一種輕輕帶過的寬恕。當我想起中三時的家政堂如何向著全班口出狂言,沒有體恤老師的苦心而令她流淚的時候;又想起中四時如何向負責訓導的老師,投以輕佻的眼神的時候;又想起中五時如何對老師發脾氣,震驚全班的時候……數之不盡的對老師的不敬便湧入腦海中。縱使,我知道他們不會責怪我,甚至不把這些事放在心中,然而,正因為沒有怪責、沒有抱怨,才更令我內疚。今天的我,也只有無奈地笑,及對各位曾經不被我尊敬的老師,許下默默的祝福。
七年的中學生活裏,曾經跟我相處的同學不少,除了在這七年的同班同學外,還有中一時與我一起籌備開放日的同學、有中二至中六的一班圖書館管理員、有中三時與我一起組織學生會內閣、一起徹夜製作宣傳橫額的同學。雖然現在很多同學也失去了聯絡,但是我仍不會忘記我們共同努力的日子。
要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同班同學,當然是預科班的了。小天使計劃令我們能從陌生到互相關心照料;韶關交流團令我們有更多相處時間,可以互相了解;歌唱比賽令我們在功課的壓力下,仍能齊心團結,為同一個目標奮鬥。我們一起走過了很多快樂的、悲傷的日子。縱使現在各有各忙,但我們仍會保持聯絡;縱使昔日的光陰不復再,但我們擁有共同的回憶。
說起預科班,當然少不了我們的班主任梁雅怡老師。由我們第一天對她的印象——一個沒有穿校服的同學,到今天剛參加了她的婚禮,好像看著她跟我們一起成長般。還記得她跟我們說過,她當老師的願望,便是想跟學生做到「亦師亦友」,我想,她是做到了,我還希望她仍能堅持這個想法。
其實,七年的田中生活,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的時間,這段時間說不上使我有很大的變化,但是七年裏經歷的事、認識的人,替我留下一點一滴的、零碎的回憶。事實上,十年後的今天,難忘的就只有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