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伯
張惠儀老師

這是張桂仁先生的兒女的述史。

我們的爸爸──張桂仁,於一九三三年出生於寶安觀蘭。他於日前不幸因病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爸爸是一位十分積極和極有責任心的人。早年為了生活,被迫與家人分開,隻身來港謀生,在人地生疏的環境下,他勇敢面對,努力工作,為的是要我們一家在鄉間的生活得以改善。八十年代初,我們一家幸運地可以來港團聚。爸爸把我們安頓在粉嶺打鼓嶺,一來為了我們的生活可以有親戚互相照應;二來怕我們一時難適應城市的生活。正因為這樣的安排,他每天要用上三、四小時在來回的交通上,他每天大清早(六時左右)上班,晚上七、八時才回到家,這樣奔波勞碌的日子一直維持了六、七年。爸爸,您要不是為了我們,您根本不用這麼辛勞!

在待人處事方面,爸爸一直是我們的借鏡。無論對待親人或朋友,他都是以真誠待人,所以爸爸一直深得所有親友的敬重,以及身旁一班好友的關心。

在我們的心目中,爸爸永遠是媽媽的好丈夫,是我們姐弟的好爸爸。為了生計,爸爸一生勞碌工作,為的就是要給我們最好的生活。雖然沒有親口說出來,但我們知道爸爸十分疼愛我們。一直以來,他從沒有打過我們,甚至連責罵也很少,只要我們認為是對的,他會默默地支持我們去做,不會給予任何壓力。

一直很注重健康的爸爸,不幸得了這個病。雖然得知病情只有短短兩個多月,但期間爸爸除了努力與病魔戰鬥外,仍積極面對人生,並且經常安慰我們,叫我們不用擔心他。

爸爸生前最喜歡旅遊,他臨走前曾說過已沒有遺憾,因為整個中國他已走了一大半。在此,要多謝爸爸身邊的好友,多謝你們經常陪同他四處遊玩。近年,爸爸亦很喜歡行山,其中亦認識了很多街坊好友,你們亦經常致電慰問他。不論今天你們是否在場,我們都衷心感謝你們的關心。當然,更要多謝各位親友的關心和幫助,因為在得知爸爸患病後,各方親友不斷前來探訪,或給予慰問、或給予幫助,有些更是從內地遠道而來。爸爸雖然捨不得離開,但在你們的關心下,他去逝得很安詳。

爸爸您雖然走了,但我們知道您永遠不會離開我們,您會在天家看顧著我們。

爸爸,我們永遠懷念您!

桂仁大伯──是我們家族中最受敬重和愛戴的長輩,對於他的離開,大家都很依依不捨,我和爸爸都感到很傷心。

記得在我還是手抱嬰孩的時候,弟弟剛出世,爸爸媽媽把我交給大伯照顧。得到大伯和伯娘的悉心照料,把我養得肥肥白白的。到我上學的時候,大伯總是很關心我的學業成績,而且常常鼓勵我要勤力讀書。每一個新年,我最渴望到大伯家拜年,因為特別有親切感。大伯總會以慈祥的語調,關心我的近況。而無論我在學校考得甚麼名次,他總會微笑,給我讚賞和鼓勵,接下來便是一封很大的紅封包,有如一筆獎學金,令我既尷尬、又感激。當時,我家的經濟狀況真是不太好,大伯很顧念我們,又介紹爸爸到「德棧」工作,且常常在經濟上支持我們。爸爸也常常在我們面前說大伯是很重情義、又很關心我們一家的。到我長大成人,並為人師表,大伯也很替我高興。去年我受浸,大伯和他的一家都前來觀禮,作我的見證人,見證我歸入主耶穌基督的名。我真是很感動,因為從小到現在,無論我做甚麼,他總會身體力行,給我支持和鼓勵。

今年新年,爸爸接到一個電話,知道大伯患了重病,他哭了出來,我的心也沉到深淵之中。我不禁埋怨:「為甚麼一個如此好的人會得到這樣的病?難道天意弄人?」面對親人病重,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感到無奈和氣憤,都只懂埋怨上天。可能上天真是有些安排吧,也可能是我愚昧,不明白上天的旨意,我不想接受這個沈痛的事實。當時我很難過,但心中有一把微小的聲音告訴我:「人世間的事物和生命都是會逝去的,唯有耶穌基督的福音是永垂不朽。」於是,我向耶穌基督祈禱,希望無論發生甚麼事,大伯最終會得到最大的福份——信主耶穌基督,得享永恆的生命和福樂。

耶穌基督是聽祈禱的神,也明白我們的痛苦。大伯最終決志信了主,並欣然地接受聖洗禮。在他彌留之際,他聽到聖經的話語,便漸漸平靜了。他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是那麼堅定、那麼單純;他走的時候也很安祥。我深信耶穌基督親自接了大伯進入永恆的天國:在那裡沒有痛苦、沒有死亡;只有福樂和永生。

親愛的大伯,我會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照顧爸爸,我和爸爸會永遠懷念您。雖然我真的很捨不得您那親切慈祥的臉容,但我確實知道:凡信耶穌基督的,將來必能在天國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