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家炳中學---中國文學《方向》
6A14斯文女
嬰兒時,母親常教我學走先要學行,學講話,第一句永遠也是學:「爸爸」或「媽媽」。
在幼稚園上學時,永遠也是A for Apple,B for Boy,C for Cat,一加一永遠也是二。
在小學階段時,父母和老師永遠也教我們,中學永遠要選英中。
中學時,考入大學永遠也是最好的道路,其他的也不要多想了。
過了一段時間,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每日朝九晚五,上班下班,賺取微薄的薪金去過活。
過多幾年,父母向自己催婚,替我選了個自己不太愛,樣子平凡,但身家豐厚的。
從小到大,清晰的方向已像我的身份證號碼永遠伴隨在我的身邊。
人總是這樣,當那些「清晰」的方向像家傳之寶似的流傳下來,而它卻令我們變得麻木依賴。當那「清晰」的方向越清晰,我們越走越遠的時候,直至走到一個死角,才驀然發現原來自己是個拉線木偶,被困在一個密不透光的黑盒裏,直至老死。
很久以前,一個小女孩成了遺孤,幸得到一個老婆婆收養,生活變得富俗起來,而小女孩開始受人注目了。
感恩節的來臨,婆婆便帶小女孩選購一對端莊的黑皮鞋。但小女孩在店裏只看中一對奪目四射的紅鞋兒,因婆婆視力不好,於是小女孩便悄悄把紅鞋買下。在感恩節的當天,女孩穿起那新束束的紅鞋和婆婆一起走進教堂。那時,女孩的腳開始不由自主的跳舞…跳啊…跳,跳進一個舞會和她心儀的男孩起舞,她又跳啊跳,跳進一個森林。以後,也沒有人再看到她了。
有些人嘗試從黑盒裏掙扎逃出。他們知道這樣會被俗世鄙棄,但他們願意;他們知道走出這安穩的黑盒可能會受到傷害,他們仍然願意。我,會走出這個黑盒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