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舒適的街道
5E 陳慧芝
數天前一個晚上,在收音機的男唱片騎師用低沉的嗓音緩緩訴說香港的名勝古蹟,其中一條被外國人美譽為香港最舒適的一條街道,令我蠢蠢欲動。數天後便動身到那條古色古香的街道──摩囉上街。
由上環地鐵站步行十分鐘,四周都是二至三層高的矮房子,外牆油漆剝落,灰灰的,好像下一刻會塌下來。我們穿過小街橫巷,這裏沒有車,空氣卻不怎麼清新。我們沿著指示牌,走到一條非常陡峭的樓梯,真是一步一驚心。
到達樓梯的頂端,路牌「摩囉上街」矗立在眼前,我與友人禁不住嘴角上揚,即使今天陽光毒辣,空氣悶焗,短短十分鐘的路程已經使我們汗流浹背,來到這裏,一切辛勞消失得無影無跡,只有一顆雀躍的心,在胸口處狂烈地跳動。
一眼望去,四周靜悄悄,街上只有寥寥數人,大概因為悶熱的天氣使人只想把自己藏在雪櫃中,但這繁華之中僻靜的一角,贏得了我的喜愛。街旁邊的商店都是賣古玩的,另外有二十多個小攤子擺放在路旁,讓這條古舊的街道更添熱鬧。
這裏的商店鮮豔奪目,用紅的綿布作桌布,上面放着各種玉器金屬的鎖,吊掛着玉器吊飾,一整排紅色的流蘇讓我聯想起洞房花燭夜新娘子頭上的喜帕,喜喜洋洋。桌旁擺放着沉重帶點生鏽的鐵劍,然後靈巧得像絞蛇在空中揮舞?
有一間寬敞的古董店鋪,在門外已經看到內裏的金碧輝煌,裏面有一個透明的玻璃展示箱,有一般課室的黑板般長度,裏面放着不同質料的腕錶及鉈錶;金的、銀的、銅的、鋼的……在柔和的射燈下像鑽石般發亮,讓人認不住要驚嘆。店內還有一些珍貴的古玩,用象牙雕成的百多隻白馬,比人還要高的大笨鐘,鼻烟壺、繡了刺繡的盒等等。我好像隨着大笨鐘移動的聲音,回到中國古代的時光。那時沒有現今的水泥大廈,沒有讓人吸了會窒息的空氣,沒有按制便會運作的機器,那裏比白紙更純潔,比清水還要乾淨,抬頭彷彿看見藍天白雲,耳邊聽見小鳥在鳴叫。回到街上,小販用簡單的英語跟外國人攀談,我們在街上繼續閒逛着,古玩爭着訴說他們的歷史,當中夾雜很多混雜的聲音。
來到街尾,回望剛才踏過的地方,陽光照得長街金黃,四周靜默得可怕,這像好像下一刻便會消失。步下斜坡,像由夢境回到現實,像被誰的一巴掌打醒。天空灰灰黑黑,塵埃在空氣中飄浮,高樓大廈林立,這是一個機械化的時代。我懷念那條舒適的街道,可惜馬路邊的小白花在塵埃中凋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