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草原.狼
香港書展讀書隨筆寫作比賽
初中組冠軍
林韻兒


跨過世紀,穿過春秋,千年激揚的文字依然蕩漾在心中,姜戎的《狼圖騰》把我由人多地小,走在時代尖端的香港帶到地廣人稀但又充滿刺激和生命力的內蒙古邊境的額倫草原。


《狼圖騰》講述作者姜戎三十多年前作為一位北京知青到額倫草原插隊的經歷。在草原,他與狼戰鬥、與狼纏綿、鑽狼洞、掏狼崽、養小狼。狼是凶殘?狼是冷血?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但在姜戎的筆下,狼的聰慧、狼的倔強,狼的母愛情感,都使我對狼一一改觀。


作者所經歷的一個個狼故事陳述了在蒙古草原的遊牧民族,既受狼害又與狼不可分離,又恨狼又敬狼的圖騰崇拜。雖非親身經歷過草原生活,但其逼真親切之感卻又呼之欲出。


作者用雄渾而柔情的筆調勾勒出草原之美,那美麗的天鵝,嬌豔的白芍藥,漫山的野花,青澀的草香……都使我像處於那被碧綠、蔥綠、黛綠盡情揮灑過的遠方,嗅著泥土味道和青草芳香而成的空氣,還有牛、羊、馬,還有草原的圖騰──狼的身影穿梭在雲朵投下的飄忽不定的陰霾,令人心曠神怡的遼闊俊美。


作者筆下,草原之美,不但蘊於靜,也蘊於瞬息萬變之間。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驚心動魄的人狼之戰,在幾天幾夜像燎原之火般的蚊災、鼠災,描繪出的逼真感在一幕幕血色場景的空隙牽動著我的心。


姜戎的《狼圖騰》描述著草原的或動或靜,以她的溫存與博大印證著生命的生生不息。或許,每個人,每樣生物都該擁有一片自然,是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源。狼是這樣,人也是這樣。生活,可以忙碌到夜以繼日讓人無法喘息;心靈,可以麻木得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人,也可以把自己關在四面冰冷的混凝土城中,但卻無論如何都阻隔不了生命之源對於本能的呼喚。


但是《狼圖騰》揭示出國家的政策是把狼徹底的消滅,這就是使草原慢慢走向沙化,荒漠化的殘酷現實。即使是進入了現代社會,心靈也學會拒絕什麼吧。


走過風雨,走過四季,在《狼圖騰》中,作者姜戎與狼走過了十一年,在額倫草原十一年的經歷中,歷史和現實給了我答案,我想,人,草原,狼的命運就只掌握在我們這一班新人類中,只要是真的、善的、美的,都應是我們要選擇的。


遠處,傳來「狼」的叫聲,依然是那麼傳神、清晰、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