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區共融之道
北區公民日2006「社區共融」徵文比賽
預科組優異作品
7A 冼麗詩

  生活在一個和諧融洽的社區,人們才會安心愉快。但如何才能建立一個共融的社區呢?大體來說,有三大法則,分別為守望相助,包容與體諒,以及互相關懷。

  第一,守望相助。這是最重要的一條法則。既然大家生活在同一個社區中,屬於區內的一份子,好應該互相幫助。這樣才會營造出一個和諧的氣氛,從而建立一個共融的社區。有謂「助人為快樂之本」,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是幸運的;但助人,何嘗不也是一份福氣?鄰里間的守望相助是必要的,這樣不但會促進彼此的溝通,從而也能夠增加彼此之感情。鄰里間的關係便會因此變得和諧。

  第二,包容與體諒。鄰里間一旦產生磨擦或發生誤會,這時包容與體諒便可起舒緩之作用,從而有助化解彼此間的矛盾。只要凡事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心態,這樣便會天下太平。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畢竟,大家都是生活在同一社區中,只要大家互相包容、處處體諒、彼此尊重,什麼誤會、紛爭也會由此消失。

  第三,互相關懷。鄰里間互相關懷,顯出友愛之心,這樣大家相處時便會變得融洽。例如當大家碰面時,可以互相打招呼,寒暄一番,或是詢問近況,表示關心。此舉不但對鄰里的認識增加了,同時也可向鄰里顯示關懷友好,從而增進彼此間之感情。因此,一個共融的社區便可由此建立。

  綜觀來說,要建立一個共融的社區,除了守望相助,包容與體諒,以及互相關懷外,到底也是有賴大家的實踐,這樣人人才會相處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