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暖

民建聯主辦「愛在瘟疫蔓延時」徵文比賽

高中組優異獎

  5A  張倩彤

 是門鈴在響嗎?

「媽媽回來了嗎?」子瑤從睡夢中驚醒,望著大門說。爸爸開啟大門,原來只是外賣員按門鈴。看著外賣員的背影離去,子瑤心中泛起失落的漣漪。她眨一眨眼,問爸爸:「媽媽要到甚麼時候才會回家呀?我很掛念媽媽……」說著說著,子瑤的眼睛紅透了,熱淚盈眶。

在一個像複製般平凡的夏夜裏,家中卻欠缺了母親的菜餚。每個家庭也充滿著和諧融洽的氣氛,偏偏子瑤的家中卻只有滄涼之感。

「子瑤,你看到電視上為疫症病人奉上無微不至的照料的醫生和護士嗎?醫護人員不畏懼病菌的可怕,甘願站在最前線拼搏。他們從未退縮,亦不懼怕死亡。你知道為甚麼他們願意貢獻自己嗎?」爸爸語重心長地問。

子瑤抹了抹淚水,然後說:「他們有薪金的吧!」爸爸撫一撫子瑤的頭髮,說:「你會為了金錢而甘願獻上自己的生命嗎﹖媽媽日復日地照料與病魔作戰的病人,支持他們,你知道媽媽高尚的情操是多麼值得我們欽佩嗎?」

能忠於自己,做自己認為值得做的事,這才是無憾。擁有幸福,擁有快樂,這都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死亡是人所懼怕的,唯有「愛」能把它征服。「有所愛的人,有吃的東西,有睡覺的地方,便是幸福。」

在這場不幸的瘟疫中,縱然疾病傳播的速度快得驚人,不過,我認為,彼此相愛,互助互勉,你的幸福也就成了我的幸福。人是善於遺忘的動物,唯有這場硬仗中所面對的一點一滴,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勉勵加深了彼此的關係,甚至整個社區的團結,令香港市民心連心。

人生中,我們有追求也有渴望,卻也有失望和沮喪。曾經歷過失望的階段,我們才會學懂珍惜。珍惜是要逐步學習的,當發現失去時,你才知擁有的美好。在非典型肺炎的衝擊下,香港各階層人士吃盡苦頭,飽受風霜,但逆境卻把大家牽繫起來,醫護人員屹立不倒,堅守崗位;市民不計較得失,義務幫助長者和有需要人士;朋友間一句問候,一番寒暄,互相扶持。大家樂觀面對、學懂珍惜、願意奉獻,香港被一片關懷的愛所籠罩。疾症有如一場大雨,使大地回復生機,綠茵處處,百花綻放。

正當子瑤打開飯盒之際,門鈴又再度響起,爸爸急急應門。「你們在吃晚飯嗎?今晚是小女的生日,到我家裏跟大伙兒慶祝一番好嗎﹖」鄰居鄧太太對子瑤的爸爸說。

子瑤跟爸爸相視而笑,然後就放下冰冷的飯盒,牽著手奔向璀璨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