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北區區議員
北區公民教育委員會「北區公民日」徵文比賽
高級組優異獎
5A 張倩彤
「今天早上雨下得真大,糟糕的是,碰上這麼壞的天氣,區內市民在上班和上學途中似乎出現很多困難了。看來我要再檢討一下地區政務呢!」
我是多麼的欣賞說出這番話的區議員。在街上、天橋、欄桿上常掛著關於區議員的資料,可惜每次途人瞥一眼就掠過了,是他們匆忙得很嗎?還是他們對此漠不關心?社區中常有許多「無名英雄」,他們願意竭力為市民服務,但從不強調自己的功勞。我相信區議員就是當中的表表者。身處北區這個地域中,如果我成為區議員,又會是怎麼的光景?
自從廢除兩個市政局後,整個代議政制的架構就剩下區議會和立法會,區議員的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一方面我要收集公眾對社區的意見,同時我亦要向政府反映有關地區的民生及公共服務的意見。市民的意見,我會極其重視,因為他們所提供的,必然是第一手的資料。但收集意見的步驟確實一波三折,未必人人樂意提供己見,有些人又會誇大事實,作為區議員必須三思而行,弄清事實、分辨是非黑白。
交通方面,北區地處香港最北端,毗鄰深圳,市民到市區工作或會出現交通問題,有些人甚至要經常往返內地及香港,作為社區領袖的我,必盡所能為大眾爭取福利,讓大家安居樂業。
香港經歷「非典型肺炎」的風波後,市民比疫前加倍重視衛生問題,我會向當局指出區內的衛生黑點,保障公眾的健康安全。
另外,我亦需要關注區內人口老化的問題,區內的長者數目日增,我務必重視如何適當地處理長者的事宜。老人家對許多事務未必熟悉,但作為區議員,我會耐心的諮詢他們,詳盡為他們解釋。
區議員是一項高尚的工作,北區是我們的安樂窩,北區區議員肩負起這份神聖的任務,為區內居民謀福利,為大眾解疑難,絕對值得敬重!